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沿线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
Niches of dominant populations in vegetation along the North Trunk of Wanjiazhai Yellow River Diversion Project
摘要应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重叠指数,结合DCA二维排序,对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沿线植被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A排序图较好地反映了优势种群对水分的利用条件从中生过渡到旱生;狗尾草和猪毛菜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们对旱生和干扰严重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无芒雀麦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表明它对于扰严重的生境适应性较差,可见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植被在自然恢复群落上的分布特性;33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与其频数呈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995,P<0.01),说明物种分布频数越大,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就越高;无翅猪毛菜与沙蓬之间的Pianka重叠指数最大,且生态位宽度相近,这是由于它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比较相似,百里香与狗尾草、箭叶旋花的重叠值较低,这是由于它们的生态学差异性较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1
- 被引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