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长江口北支轮虫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特征

Annual variation of rotifer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northern branch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摘要2010年10月-2011年9月,对长江口北支水域轮虫和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轮虫19种,隶属于7科,17属,以腹尾轮虫科、腔轮科和臂尾轮科为主.舞跃无柄轮虫和针簇多肢轮虫出现频率高.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优势种皆为舞跃无柄轮虫,夏季的优势种则为针簇多肢轮虫.轮虫年平均密度为1.40±1.11 ind·L-1,各月平均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2~4.4 ind·L-1,秋季最高(2.25±1.7 ind· L-1)冬季最低(0.93±0.69ind· L-1),距入海口最近采样点(S5)轮虫全年密度最低(1.00±0.67 ind·L-1).应用Primer软件,对每月轮虫的群落密度进行聚类分析和MDS分析,两者分析结果一致,1、2、3和9月轮虫密度相近,5、8和11月差异不大.CCA分析表明,盐度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更多
广告
  • 浏览69
  • 下载0
生态学杂志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8期

2091-2095页

ISTICPKU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