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3年中国农业界限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agricultur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China from 1961 to 2013
摘要利用中国559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持续天数、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比较不同保证率下各气候要素的变化及分布,研究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天数、积温的气候倾向率和变异系数空间分布,以期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布局和作物引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61-2013年中国农业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延后、持续日数增加、积温增加,变化幅度与纬度、地理等要素密切相关;不同农业界限温度(0、5、10、15、20℃)的初日平均在中国南、北部相差97~123 d、终日相差37~50 d、持续天数相差75~106 d、积温相差2081~2506℃·d;相邻两个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持续天数和积温变化幅度分布在25.7~42.9 d、11.1~31.7 d、36.7~60.7 d和157~1221℃·d;随着保证率的增加,各地的初终日和积温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0℃的初日变化最明显,变幅达2.4~ 16.3 d,华南地区变化幅度最小,95%保证率及以下的变幅均小于1 d;1961-2013年中国农业界限温度初日、终日和积温的气候倾向率为-7.6 ~ 37.3、-47.1 ~40.9、-250~456.4 d·10 a-1,平均相对变率为0~146.0、4.8~24.5和1.2~ 196.2.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6
- 被引27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