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of Leptobotia microphthalma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inferred from mitochondrial DNA

摘要小眼薄鳅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自然分布狭窄.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cyt b)和控制区序列,对长江上游江津段和岷江下游宜宾段两个群体共108尾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眼薄鳅群体cyt b序列共检出28个多态位点,3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889和0.00382;控制区序列共检出变异位点49个,单倍型65种,Hd指数和Pi指数分别为0.958和0.0042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小眼薄鳅采样点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FST<0.05),平均基因流(Nm)表明小眼薄鳅各采样点群体间基因交流十分频繁.基于Network网络结构可将小眼薄鳅样本划分成3个谱系,谱系间显示了显著的遗传分化(FST >0.25),提示小眼薄鳅种群内部可能有隔离的产生.核苷酸错配分布及Tajima's D中性检验结果显示小眼薄鳅可能未发生种群扩张事件.

更多
广告
作者 申绍祎 [1] 田辉伍 [2] 刘绍平 [2] 陈大庆 [2] 吕浩 [3] 汪登强 [2]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1] 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武汉430223 [2]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3]
DOI 10.13292/j.1000-4890.201710.018
发布时间 2017-11-28
  • 浏览79
  • 下载0
生态学杂志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10期

2824-2830页

ISTICPKU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