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长白山中华秋沙鸭的窝雏合并现象

Brood amalgamation in Scaly-sided Merganser (Mergus squamatus) in Changbai Mountains,China

摘要本文报道了长白山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窝雏合并行为,即亲鸟将不相关的其他雏鸟并入自己的窝雏之中进行混群抚育的现象.2017-2020年的4个繁殖季节,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漫江河道的平均营巢密度为(0.65±0.17)巢·km-1(n=4),出雏后的家庭群密度为(0.39±0.05)群·km-1(n=4).4年中共统计到37个家庭群,平均窝雏数为(8.5±2.8)(n=37).发生窝雏合并的家庭群比例平均为26.5%±6.8%(n=4),在不同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发生窝雏合并的家庭群与未发生窝雏合并的家庭群的窝雏数无显著差异(8.3±2.3 vs 8.5±3.0),但合并群雏鸭的数量(18.3±8.3)显著大于家庭群的窝雏数.大部分(83.3%)窝雏合并发生在雏鸭30日龄以前,发生的地点在觅食场所或休息场所,其原因可能是亲鸟之间的争斗抢占或雏鸭的意外走失和混群.中华秋沙鸭窝雏合并现象的发生,可能与长白山地区营巢密度较高、亲鸟竞争育雏领域有关,也可能与该物种单亲抚育后代、缺少对窝雏的有效保护相关.建议今后使用彩环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探明这一濒危物种窝雏合并现象的内在机制,评估亲鸟因窝雏合并导致的适合度变化.

更多
广告
作者 刘冬平 [1] 姚文志 [2] 李国栋 [3] 徐立军 [4]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1] 吉林省集安观鸟会,吉林集安134200 [2] 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吉林抚松134500 [3] 吉林省抚松县林业局,吉林抚松134500 [4]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11.015
发布时间 2022-01-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320); 国家林业(2130211-19-408/090); 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
  • 浏览10
  • 下载0
生态学杂志

生态学杂志

2021年40卷12期

4015-4019页

ISTICPKU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