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龄和潮位对潟湖周边红树林微塑料分布的影响
Effects of stand age and tidal zon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mangroves near lagoon
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红树林已经成为多种污染物的汇.本研究以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潟湖西侧的红树林为对象,调查了红树成林(>20 a)与幼林(4 a)水体及不同潮位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红树成林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91.2±15.0n·L-1,1972.9±805.2 n·kg-1)均显著高于红树幼林(49.1±7.3 n·L-1,686.2+64.3 n·kg-1);红树成林不同潮位样带间微塑料丰度表现为向陆侧最高(2822.7±309.6 n·kg-1),向海侧最低(1221.3±292.9 n·kg-1).海水中薄膜类微塑料占比低于沉积物(6.5%vs 14.0%),而泡沫则高于沉积物(23.8%vs 15.9%);沉积物中微塑料形态分布随林龄和潮带无明显变化规律.绝大多数(93.3%)微塑料粒径处于50~2500 μm范围,其中100~250 μm微塑料无论是在红树成林还是幼林中均为向海侧占比较高而向陆侧较低.白色微塑料所占比例最高(39.2%),其次是蓝色(21.6%);幼林沉积物中白色微塑料占比高于成林,以向陆侧最高,向海侧最低;而成林中向海测高于向陆侧.红树林中微塑料的材质主要是聚乙烯(39.6%)、聚苯乙烯(28.3%)和聚丙烯(20.8%),且已遭受严重的侵蚀和风化.总体上,红树林生态系统能够对微塑料污染物产生汇集作用,且红树成林向陆侧汇集能力最强.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