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1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诊断、病理类型、手术径路选择、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41例咽旁间隙肿瘤中良性37例,恶性4例,临床表现多为患侧上颈部无痛性肿物或口咽侧壁隆起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或构音功能障碍.术后病理诊断神经源性肿瘤22例(54%),涎腺来源肿瘤13例(32%).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5.6%(31/41),其中MR、CT或B超的术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2%(25/29)、53.8%(7/13)或50%(1/2).在手术方面,经口径路22例(54%),颈侧径路14例(34%),侧颅底径路4例(10%),颈腮径路1例(2%),围术期并发症4例,均发生在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结论 咽旁间隙肿瘤周围解剖结构复杂,病理类型多样,颈部增强MR扫描应做为术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应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大小及周围结构关系决定手术方式.对于神经源性肿瘤,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术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风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21
- 被引1
- 下载4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