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不同时期中性粒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The vari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eutrophil function and activity in acute appendicitis
摘要目的 比较急性阑尾炎感染期与恢复期中性粒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死亡方式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珠江医院普通外科2010年,10例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静脉全血作为样本,用磁珠分选法分离中性粒细胞,检测其0、12、24、48及72 h细胞存活情况;在中性粒细胞中加入CFSE标记的珠子共同培养1 ~ 6 h,流式细胞仪(FCS)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及其吞噬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感染期患者中性粒细胞72 h仍存活,正常人及恢复期患者中性粒细胞24 h即出现大量死亡.病人感染期中性粒细胞在2 h可达最大吞噬量,吞噬后细胞多发生凋亡;恢复期中性粒细胞在4 h达到最大吞噬量,吞噬后细胞多发生坏死.结论 感染期中性粒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恢复期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期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以细胞凋亡为主,而在恢复期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细胞以坏死为主.这可能与不同时期中性粒细胞功能活化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51
- 被引0
- 下载2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