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9年中国病毒型肝炎发病的时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Spatio-tempor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viral hepatitis incidence in China,2009-2019
摘要目的 分析2009-2019年中国病毒型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时空分布特征,探索其时空聚集性的动态分布,为优化病毒性肝炎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公共卫生数据中心提取2009-2019年病毒型肝炎的病例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2009-2019年病毒型肝炎的监测数据进行时空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全国累计报告病毒型肝炎发病13 915 842例,年均发病率为93.08/105,整体呈下降趋势.春季(3-5月)为丙肝和乙肝的发病高峰,戊肝历年发病曲线呈单峰型,甲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丙肝、乙肝和戊肝高发人群集中在30~70岁之间,甲肝高发人群从2~10岁转变为80岁以上人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为丙肝、乙肝和甲肝的高发区域,戊肝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丙肝(除2009年和2019年)和甲肝发病呈现空间正相关性(Moran Ⅰ值为0.13~0.66,P<0.05),乙肝和戊肝发病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特征(Moran Ⅰ值为0.01~0.31,P>0.05).结论 2009-2019年,中国病毒性肝炎发病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未来不同省份应当针对病毒性肝炎的时空流行病学特点因地制宜,精准干预,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0
- 被引1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