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血源性病原体接触登记表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建立完善职业暴露处理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卫生部2004年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9年颁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等法律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新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对上报的48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居多;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地点、原因分别是第1季度37.5%,门急诊41.67%,病人躁动引起41.67%;97.92%由锐器伤引起,其中空心针占70.83%,54.17%无采取防护措施;95.83%医务人员掌握完善的处理措施,72.92%感染源得到了明确,无一例医务人员生因职业暴露发生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结论 职业暴露处理措施、流程完善,血源性病原体接触登记表资料信息收集全面,有助于职业暴露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血液性感染疾病.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74
- 被引1
- 下载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