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头颅核磁共振在诊断VD(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住院的50例VD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住院的50例AD(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对比组,均进行头颅核磁共振诊断,对比两组左、右两侧海马体积、大脑颞叶沟回间距、左右径、大脑颞叶沟回间距/左右径、三脑室宽度、外侧裂宽度、颞角宽度、海马高度、枕叶、顶叶、颞叶、额叶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左、右两侧海马体积均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大脑颢叶沟回间距、大脑颞叶沟回间距/左右径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大脑左右径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三脑室宽度、外侧裂宽度、颞角宽度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海马高度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颞叶、额叶血流参数均低于对比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枕叶、顶叶血流参数与对比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颅核磁共振可准确诊断VD,同时与AD作出鉴别,指导临床展开治疗,临床价值较高.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