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利用锁核酸化学偶联FokⅠ核酸酶靶向切割HBV基因的体外实验

Locked nucleic acid couples with Fok Ⅰ nucleases to target and cleave hepatitis B virus's gene in vitro

摘要:

乙肝病毒(HBV)是有缺口的双链DNA病毒,侵入人体肝细胞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持续复制,并在逆转录过程中随机整合入宿主基因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平均每个细胞中含有33个cccDNA拷贝,半衰期长达35~57 d,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利用锁核酸抑制HBV转录,是乙肝治疗的新策略.此外,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靶向切割HBV基因组,有望从源头治愈乙型肝炎.基于锁核酸与双链DNA形成三股螺旋的能力、抵御核酸酶及聚合酶的稳定性以及对单碱基错配的敏感性,本研究以靶向切割乙型肝炎病毒为例,设计构建锁核酸修饰的寡核苷酸作为DNA结合域,有效增强对靶基因的特异性识别;同时利用FokⅠ核酸酶分子量小、二聚化时才具有酶活等特点,设计构建FokⅠ切割域二聚体重组蛋白作为DNA切割域;进而通过双功能交联剂GMBS,建立了5'端氨基(-NH2)修饰的锁核酸与N端巯基(-SH)修饰的FokⅠ核酸酶定向化学偶联的方法,并在体外验证了新型工具对HBV基因的靶向切割.该方法为此后在体内进行高特异性、无整合风险的抗病毒基因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

更多
作者: 马丽 [1] 陈红岩 [1] 朱化星 [2] 李威 [3] 卢大儒 [1]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1] 上海近岸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2] 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611 [3]
期刊: 《遗传》2016年38卷4期 350-359页 MEDLINEISTICPKUCSCDBP
栏目名称: 技术与方法
DOI: 10.16288/j.yczz.15-435
发布时间: 2016-06-29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