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外科治疗的肾集合管癌进行临床、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病发病年龄35~42岁,临床无特殊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细胞癌.病理上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内,组织学瘤细胞呈管状、管状乳头状结构,胞质透明或颗粒状,核大,核仁清晰,典型的肿瘤细胞呈靴钉样,问质纤维增生,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肿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CK(AF3)、EMA和vimentin(+),CD10、CEA、CK7和CK20(-).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集合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肿瘤呈管状、乳头状排列,细胞呈靴钉状伴间质的纤维增生和炎细胞反应,确诊本病时应与肾乳头状癌和肾髓质癌鉴别.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39
- 被引11
- 下载11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