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缝扎法处理子宫血管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3月~ 2012年8月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采用缝扎法和双极电凝法处理血管,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情况.结果:缝扎组与电凝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腹胀发生率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缝扎组中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因子宫与肠管致密粘连中转开腹,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无泌尿系统损伤,电凝组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全切患者术中因处理子宫血管时大量出血转开腹手术,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次切患者术后5天阴道流液,经输尿管插管失败行开腹输尿管部分切除膀胱种植后痊愈.结论:缝扎法处理子宫血管减少双极电凝时间,明显减少了热损伤致输尿管损伤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且不受器械条件限制,值得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53
- 被引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