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监测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手术后48 h内血清孕酮(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分析两种激素下降趋势,为临床预测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1 1月1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手术方式分组,A组行输卵管切除术,B组行输卵管开窗病灶清除术,两组治疗前均测定血清P和β-hCG水平,术后18 h及42 h各测1次血清P和β-hCG值,此后门诊监测随访至血清P和β-hCG降到正常值.结果 ①两组术后P及β-hCG均明显下降,两组术后18h及42hP及 β-hCG下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术后18h及42 h测定P及β-hCG与术前比较下降幅度基本相同(P>0.05);③两组P及β-hCG降至正常时间基本相同(P>0.05);④两组P降至正常时间均快于β-hCG (P<0.05);⑤两组均无持续性宫外孕病例.结论 ①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治疗与切除输卵管治疗血清P和β-hCG均迅速下降,良好满意的病灶清除术与输卵管妊娠病灶切除术血清P和β-hCG的下降趋势及幅度基本相同,两种术式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②血清P和β-hCG的联合监测,可作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的近期监测指标,术后42 h下降大于70%或在73.04% ~81.88%范围,可排除持续性宫外孕可能.③P在术后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早于β-hCG,1周后P已降至正常而失去监测意义,血清β-hCG更适合于治疗1周以后的远期效果监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74
- 被引1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