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后不同时期盆底肌训练对改善女性盆底肌群功能缺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10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于产后红色恶露清除,会阴切口已拆线且不感疼痛即可以进行训练,对照组产后42 d后才开始训练.康复治疗工作均由经培训专业人员进行,包括盆底手工康复训练、盆底康复器应用、生物反馈及电生理治疗,治疗3个月,每周随访.干预前后均做盆底肌功能测试,并观察夜尿次数、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女性盆底综合肌力基本恢复正常(Ⅳ)及完全恢复正常(Ⅴ)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夜尿次数评分、尿失禁阳性率经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尽早行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产妇排尿功能恢复及改善性生活质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4
- 被引1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