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训练前后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弱视训练治疗的屈光不正弱视患儿100例(共200眼)为弱视组和视力正常儿童100例(200眼)为对照组,弱视组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弱视组66例、中度弱视组69例、重度弱视组65例.测量矫正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结果 弱视组矫正视力低于对照组(P<0.05),弱视组屈光度高于对照组(P<0.05),弱视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低于对照组(P<0.05),弱视组调节滞后量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弱视组矫正视力和调节幅度高于中度弱视组及重度弱视组(P<0.05),中度弱视组矫正视力和调节幅度高于重度弱视组(P<0.05);轻度弱视组屈光度低于中度弱视组和重度弱视组(P<0.05),中度弱视组屈光度低于重度弱视组(P<0.05);各组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组训练后矫正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调节滞后量低于训练前(P<0.05).中度弱视组训练后矫正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屈光度、调节滞后量低于训练前(P<0.05).重度弱视组训练后矫正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屈光度、调节滞后量低于训练前(P<0.05).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存在调节功能异常,弱视训练可以改善患儿的调节功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40
- 被引18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