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6 534例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异常核型家系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遗传方式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 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胎儿羊水细胞培养、异常家系的外周血细胞培养,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6 534例产前诊断羊水培养中,共检出异常核型30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73%.其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占比65.0% (201/309),性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占比13.3% (41/309);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占比19.1% (59/309),性染色体的结构异常占比2.6% (8/309).异常核型中,有92例经遗传咨询知情同意后进行了家系分析,家系分析率为29.7%(92/309).共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的新发突变59例,而由遗传引起的胎儿染色体异常33例;其中染色体的数目异常41例,新发突变38例,占比92.3% (38/41);染色体的结构异常51例,新发或体细胞突变21例,占比41.2% (21/51);由遗传引起的结构异常30例.结论 通过优生优育产前诊断和胎儿家系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结合全面的遗传咨询再发风险评估,从而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63
- 被引9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