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妊娠时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情况和变化情况,研究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在该院进行心电及孕期检查的240例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心电检查的非妊娠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的一般临床资料、心电图P-R间期值及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同时将研究组240例孕妇按照妊娠阶段分为孕早期组(68例)、孕中期组(88例)和孕晚期组(84例),观察不同妊娠时期孕妇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51例出现心电图短P-R间期,短P-R间期发生率为21.25%,对照组4例出现心电图短P-R间期,短P-R间期发生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晚期妇女短P-R间期发生率为41.67%,孕中期发生率为12.50%,孕早期发生率为7.3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妇女在分娩前共计出现51例心电图短P-R间期,在分娩1周后的常规心电图复查当中,观察组妇女中仅有2例出现心电图短P-R间期,观察组妇女分娩后的心电图短P-R间期复发率为3.92%.结论 孕妇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概率较高,同时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妊娠期妇女出现短P-R间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加强对孕中晚期孕妇的心电监测和观察,能为孕妇后期心脏功能异常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71
- 被引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