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龄早发型败血症母婴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infants and pregnant women with early onset septicemia with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早发型败血症孕母分娩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新生儿早期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例10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胎龄<37周)和足月儿组(37周≤胎龄<42周),每组各53例.孕母在分娩前12 h、新生儿入院后即分别抽取静脉血5ml,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同时应用儿童培养瓶采血2~3ml进行血培养,对比分析两组孕母和新生儿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结果 早产儿组孕母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RP水平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母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和血小板水平均低于足月儿,PCT水平高于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血培养阳性率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足月儿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检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头孢西丁敏感率不足3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在70%以上,对阿米卡星、利福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100%敏感;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孟多敏感率不足3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敏感率在80%以上,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100%敏感.结论 孕母产前及新生儿早期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应结合胎龄、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5
- 被引3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