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干预研究
Study on intervention in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设计、多中心合作的方法,对全国41所医院54个 ICU 进行研究,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所有入住 ICU 并留置中央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作为监测对象。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集基线资料作为干预前资料;2014年4—9月各参与医院进行干预措施的持续推广,此间收集的资料作为干预后资料,对干预前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中央静脉导管使用率(44.18% VS 4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 =0.019)。干预前后 CLABSI 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及95%CI 为0.82(0.59-1.13),P =0.10]。干预前后置管部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64,P<0.001),干预后股静脉置管(17.25% VS 13.72%)及两个及以上部位置管(2.27% VS 1.44%)的置管比例有所降低。干预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和正确率分别为79.73%、91.47%,均高于干预前的76.14%、74.26%(均 P <0.001);干预前后皮肤消毒剂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P <0.001),其中氯己定乙醇所占比例升高(29.62% VS 50.56%)。除每日评估并记录外,其他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使用无菌大铺巾、置管者着装合格、端口消毒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插管干预和维护干预两者结合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得到有效落实,但其对 CLABSI 的干预效果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19
- 被引30
- 下载65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