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其治疗机制是椎间盘内减压[1]。影响PLD疗效的两大基本要素是适应症的选择和减压是否充分[1,2,4,5]。那么,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减压是否充分即髓核切除是否足量就成为关键。为了增大髓核切除量,我们自1995年开始应用双侧穿刺法进行PLD术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1993年3月~1999年12月,在C型臂X光机或CT引导下,应用P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其中CT引导下3例。男33例,女28例;平均年龄39岁(13~61岁)。61例均有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术前经CT或MRI确诊,无脱出或游离型,不合并椎管狭窄。双侧穿刺27例(32个间盘),其中L3,41例,L4,513例,L5S19例,L4,5+L5S13例,L3,4+L4,5+L5S11例。单侧穿刺34例(38个间盘),L3,43例,L4,520例,L5S18例,L4,5+L5S12例,L3,4+L4,5+L5S11例。单侧穿刺中并发急性椎间盘炎1例(手术时间2.5小时,L5S1),经皮穿刺置管,庆大霉素盐水和灭滴灵冲洗3次,症状消失。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2
- 被引2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