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人体的管状骨如上肢的肱骨,下肢的股骨等,它们的横断面近似圆形,但在X线片上,不论正位、侧位都只能反映它的直径,不能反映断端的面积.然而,放射科医师及骨科医务人员在分析骨折对位时,习惯说某骨折对位3/4或错位、移位1/4等等,这种对位的概念,实际是用骨折两断端的直径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我们不妨叫它"直径对位”.笔者认为,不能只有直径对位的概念,而且还应该有"面积对位”的概念,即骨折两折端断面与断面的对位.因为面积对位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骨折愈合的快慢及预后,"断面接触大则愈合较易,断面接触小则愈合较难”[1],张安桢、武春发在论述解剖复位标准时也要求"断端接触面最大,骨折愈合快,愈合后符合生理要求,功能好.”[2]然而直径对位的多少不等于面积对位的多少,如某骨折正位无错位,侧位对位1/2时,面积对位仅是39.1%;正位、侧位均对位1/2时,面积对位仅是18.2%;正位、侧位均对位2/3时,面积对位仅是42.3%.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72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