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复位程度对疗效的影响
Effects of vertebral height restoration of vertebr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 compression fractures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过程中椎体复位程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7例(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25例;年龄48~87岁,平均(72.4±12.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评估疼痛缓解情况,通过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椎体压缩及复位程度、椎体后凸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8±9.6)个月(12~47个月).术前患者VAS评分为(8.4±1.6)分,术后第2日VAS评分为(2.1±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未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6±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情况:术前椎体前缘和中央压缩程度分别为(72.0±10.6)%、(68.0±15.6)%,术后椎体前缘和中央压缩程度为(76.0±8.6)%、(73.0±6.1)%,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即使X线显示骨折椎体未获得满意的复位,疼痛症状仍然缓解满意,骨折复位程度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1
- 被引13
- 下载1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