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过程中必须建立人工气道,其中气管插管是早期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方法[1].而气管插管后由于气管黏膜对导管刺激敏感,病人对气管插管常难以忍受,出于本能反应,很容易发生自行拔管[2].为了避免意外拔管现象发生,临床上对于插管早期的患者主要靠药物镇静与肢体约束,而对于插管中后期患者停用镇静药物后,则主要实行保护性身体约束.然而身体约束在对患者产生保护作用的同时,亦对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的不良影响[3].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通过对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意识清醒时受到身体约束的心理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23
- 被引13
- 下载30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