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性坏疽亦称梭状芽孢杆菌肌性坏死或梭状芽孢杆菌性肌炎,其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以产气荚膜杆菌为主,其次是水肿杆菌和败毒杆菌.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的增多,外来暴力常导致软组织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及骨折,从而为厌氧菌的增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引起创伤后合并气性坏疽.本病发生率虽不高,但却有致命危险,是开放性创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战伤、地震中发生的复合性外伤后其感染率可能会更高[2],病情亦更为复杂,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一些新的思考,故现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收治的7名气性坏疽确诊患者和1名疑似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22
- 被引0
- 下载109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