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监测与早教干预新模式在早产儿出院后保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对早产儿出院后早期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情绪发育等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早产儿出院后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临床资料与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 年12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86例出生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为早产儿组,随机选取同期定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体检的健康足月儿为足月儿组,在早产儿矫正生理月龄与足月儿月龄1、3、6个月时分别进行体质量、身长、头围三方面体格发育指标及丹佛发育筛查法( DDST)筛查,并分析评估.结果 矫正生理月龄 1 个月时,早产儿体质量( 3.39 ± 0.53 ) kg、身长( 53.12 ± 3.54 ) cm、头围(36.21 ±2.31)cm均落后于正常足月儿[(4.35 ±0.25)kg、(54.03 ±3.12)cm、(38.56 ±1.2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正生理月龄3、6个月时,早产儿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现追赶性生长.矫正生理月龄1、3个月时,早产儿组新生儿大运动能区、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个人社交能区的发育落后于正常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正生理月龄6个月时,早产儿组新生儿大运动能区、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个人社交能区的发育情况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早产儿出院后儿童保健体检及早期营养干预、早期教育智能训练干预,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促进早产儿潜在能力的发挥.
更多- 浏览:0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