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心肌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心肌病( CCM)通常伴有以QT间期延长为特征的电生理异常。该病病理生理机制是多因素的,主要包括β-受体功能下降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心功能不全〔1〕。因外周血管扩张,左心室的容量负荷减低,使其临床症状轻微且隐匿。然而,在机体血流动力学发生突然改变(如循环充盈、手术、经静脉解剖分流、肝移植术等)或者心脏收缩功能减低时会加重其临床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2〕。同时作为心肾综合征的一部分,CCM可能导致肝性肾病。作为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检查的完善, CCM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该病暂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及早发现、有效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故本文将对CCM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更多- 浏览:179
- 被引:4
- 下载:21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