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糖尿病(DM)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医史记载已逾千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其患病率明显增加,20世纪末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病及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而受到世人的关注。与此同时,对DM复杂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胰岛素,这是对糖尿病病因和治疗史上的一次突破;50年代胰岛素放免测定技术开创了微量激素的测定,大大促进了对DM及各种内分泌疾病的研究;70年代揭示了Ⅰ型DM的免疫机制;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胰岛素基因遗传密码的解密,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合成激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问世,从而结束了依靠由猪、牛胰脏提取胰岛素的历史。与此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对DM遗传病因的研究,某些单基因遗传DM的致病基因被查明如MODY、线粒体基因突变DM等。这些成果已集中反映在ADA(1997)和WHO(1999)糖尿病专家组对DM诊断标准和分型的新建议中,但目前对绝大多数(90%)2型糖尿病的复杂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DCCT和UKPDS等大型前瞻性临床试验也只说明严格的血糖控制和生化异常的纠正只能部分减少DM血管并发症。因此,DM专家预测21世纪到2025年全球DM的患病人数将继续增加,特别是2型糖尿病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流行病,而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仍将是糖尿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继往开来如何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仍是广大糖尿病专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与艰巨任务。在此,我们建议除有条件的单位可继续进行对糖尿病的基础研究外,建议大多数临床医生宜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条件开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研究。为此,根据以往来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几点意见作为开展糖尿病临床研究的参考: 首先应尽量开展前瞻性研究,既往来稿中回顾性总结多,因此文章中存在资料不完整,标准不一致等问题而影响论文的质量。而前瞻性研究不仅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严密的设计,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对照的设立,研究方法和观察指标的选择等,一篇好的论文研究设计本身就等于成功一半。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29
- 被引19
- 下载7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