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间插装融合治疗初次术后的腰椎失败综合征
Interlaminar lumbar instrumented fusion (ILIFTM) in treatment of 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after first surgery
摘要目的 探讨经椎板间插装融合(interlaminar lumbar instrumented fusion,ILIFTM)方法治疗初次术后腰椎稳定的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插装融合(Ⅰ组)方法对17例退变腰椎术后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距离第一次手术时间为40 d~26个月,平均16个月,病变节段24个,其中L3~4节段4例,L4~5节段4例,L5、S1节段3例,L3~4和L4~5双节段3例,L4~5和L5、S1双节段3例.并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09年11月采用传统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Ⅱ组)21例共29个节段的初次腰椎退变术后再次手术治疗病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腰背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时间的变化,评估术后疗效.结果 均获得12~23个月的随访,平均15.8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痛和腿痛的VAS和O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手术前后ODI、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少于Ⅱ组.Ⅰ组术前椎管横截面积平均(58.75±18.5)mm2;术后椎管横截面积平均(102.15±22.1)mm2.术后椎管横截面积较术前明显扩大.两组均获融合或可能融合.结论 椎板间插装融合具有兼顾减压和脊柱后柱稳定性重建,同时也给脊髓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防护罩”,与椎间融合术比较具有固定融合方法简便、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1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