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导管法建立兔急性肾动脉血栓栓塞模型的可行性,为研究急性肾动脉血栓栓塞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提供可靠实验室方法学.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栓塞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栓塞组经股动脉置管,自制血栓经导管行选择性兔肾动脉栓塞,记录栓塞前后主动脉压力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2及10h抽血化验肾功能,然后切取兔肾脏后处死动物,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只行股动脉置管,不行血栓栓塞,分别在相应时间点行肾功能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栓塞组8只兔成功行单侧肾动脉栓塞,2只置管失败,肾动脉造影结果提示手术即刻肾动脉栓塞成功,主动脉压力在栓塞成功后比栓塞前升高(P<0.05).栓塞术后2h兔肾功能肌酐及尿素氮升高,术后10h升高明显并同时有乳酸脱氢酶升高,对照组肾功能及乳酸脱氢酶无明显变化(P<0.05).栓塞组在栓塞后10h肾脏病理学证实血栓栓塞组肾脏可见肾皮质梗死约占肾皮质70%~90%,梗死灶周围肾脏组织充血、出血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无肾梗死,仅见肾脏稍充血,肾小管轻微水肿(P<0.05).结论 经导管建立兔急性肾动脉血栓栓塞模型成功率高,栓塞术后肾功能及病理学变化符合临床急性肾动脉血栓变化过程,此方法简单易行,可控制性好,能为急性肾动脉栓塞临床治疗及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可靠动物模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07
- 被引1
- 下载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