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骨肌系统良恶性病变和浸润评价中的应用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TI technique in evalu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of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their infiltration ranges

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良恶性病变及其范围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收治的良性和恶性四肢肌骨病变患者,使用不同核磁共振线圈对病变位置的不同轴状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进行检查,并使用单次回波平面呈现技术对轴向位进行检查.分析病变中心、边缘及周围正常组织间的差异.结果 良性病变组病变中心Iso、ADC高于恶性病变组(P <0.05),良性病变组病变边缘Iso、ADC高于恶性病变组(P <0.05),良性病变组病变边缘FA、VrA低于恶性病变组(P <0.05),良性病变组病变边缘FA值低于恶性病变组(P <0.05);良性病变组病变中心、边缘FA值低于正常组织(P <0.05),病变中心、边缘Iso、ADC值高于正常组织(P <0.05);恶性病变组病变中心、边缘FA、ADC值低于正常组织(P <0.05),病变中心、边缘区Iso值高于正常组织(P <0.05);磁共振DTI技术对骨肌系统良恶性病变及其浸润范围进行诊断的AUC值为0.89.结论 良恶性病变均可能出现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因而使用DTI技术对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及其浸润进行评价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更多
广告
作者 胡华 [1] 连杰 [2] 宋震宇 [1] 黄冰锋 [1] 张燕燕 [1] 江澜 [1] 刘勇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 放射影像科,四川 泸州,646000 [1]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 骨伤一科,四川 泸州,646000 [2]
分类号 R445.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8.20.018
发布时间 2018-08-15
  • 浏览53
  • 下载1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