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介绍
篇首: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是由Prochaska在80 年代初提出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之一,由于它整合了若干个行为干预模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故又称为行为分阶段转变交叉理论模型[1].提出TTM的理由是: 1.单一的理论无法解释行为干预的复杂性,应该使用综合理论模式来进行行为干预.2.行为改变并非一次性的,需跨越一系列的阶段.3.行为变化的阶段即是稳定的又是可以改变的.4.没有计划的干预,人们会停留在早期的行为阶段.5.大多数高危险人群处于不准备改变的行为阶段.实践证明传统的行为干预方法作用极其有限,将一次性行动模式转变为阶段性行动模式对健康促进有很大影响.6.有效的行为改变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7.针对行为变化的特殊阶段应用行为改变特殊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其在不同阶段过渡,TTM模式要求干预方法必须与变化阶段匹配.8.慢性行为模式是生物、社会和自我控制诸因素结合形成的,阶段匹配干预策略应重视自我控制.
更多- 浏览:1132
- 被引:72
- 下载:53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