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100例晚期癌症患者24小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

24 Hours observation on the Hemorheological Changes in 100 Patients with Cancer at Advanced Stage

摘要: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24小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规律及在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晚期癌症患者在24小时内分别于3:30、7:30、11:30、15:30、19:30、23:30采手指血6次,测定全血粘度(1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PFC)、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系数(VAJ)、血栓形成系数(TFL)和红细胞变形系数(TK),并作显著性t检验.结果100例患者的八项血液流变学指标24小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HCT、ηb、IR、VAI、TK等五项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其高峰值均在23:30-3:30,低峰值在15:30,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呈现出的"一高三低"(ηp、PFC、TFL降低,IR增高)趋势中Ⅲ期患者占90.9%(40/44)、Ⅳ期占66.1%(37/56).结论微循环功能紊乱是导致癌细胞转移的首要条件.血液流变学改变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肿瘤病期越晚血浆粘度越高,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在恶性肿瘤转移时可能有促进作用.恶性肿瘤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是以"高凝高粘血症"为主,其次为"高凝低粘血症"为特点.肿瘤昼夜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时辰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针对血液流变紊乱的时辰变化定时活血化淤治疗或化疗,同时检测的血液流变学结果还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判断手术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更多
作者: 毛志东 [1]
分类号: R730.43
栏目名称: 临床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9-881X.2003.01.028
发布时间: 2004-01-08
  • 浏览:239
  • 下载:17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