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研究现状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shock
摘要:
失血性休克可归属于中医"厥""脱"等的范畴.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及前期文献研究等结果表明,针刺"人中(水沟)""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位均能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和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腹腔器官血流灌注及组织氧供,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释放,降低血乳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等水平,保护心、肝、肾、胃、小肠等腹腔器官功能,延长失血性休克动物生存时间.尤其适用于战场及突发事故现场,可以部分替代液体复苏治疗,为后续静脉液体复苏争取时间.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和复习针刺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分析针刺足三里穴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针刺的抗休克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
作者:
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年29卷6期 742-745页
ISTICPKUCSCD
栏目名称:
综述
DOI:
10.3969/j.issn.1008-9691.2022.06.023
发布时间:
2023-03-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浏览:17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