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风从痰论治由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首提"半身不遂,大率多痰",认为中风病机为素体血虚,血虚湿盛,湿盛生痰,痰湿内阻,阳气不得宣泄,郁而生热,使得痰浊上犯而为病.在治疗上强调"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其"痰致中风"学说在近千年的时间中不断扩展完善,治痰之法已成为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法则之一,现已被医家广泛地应用于中风病的急性期、稳定期及后遗症期.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7
- 被引19
- 下载4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