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究芍药内酯苷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albiflorin in improve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实验研究芍药内酯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芍药内酯苷抗AD的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芍药内酯苷与关键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使用芍药内酯苷干预Aβ25-35 诱导大鼠嗜铬瘤细胞(PC12 细胞)所构建的AD细胞模型,以验证核心靶点和通路.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芍药内酯苷主要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MAPK1,又称ERK2)、白蛋白(AL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3)、5-羟色胺转运体(SLC6A4)等关键靶点和MAPK、cAMP、cGMP-PKG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芍药内酯苷与MAPK1(ERK2)有较好的结合性.体外实验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cl-2 关联X蛋白(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1/2(ERK1/2)磷酸化水平和p-ERK1/2 与ERK1/2 相对表达量比值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较,芍药内酯苷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Bcl-2的表达量上调,Bax表达量下调,ERK1/2 磷酸化水平和p-ERK1/2 与ERK1/2 相对表达量比值显著增加.研究结果提示芍药内酯苷抗A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6
- 被引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