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肝硬化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echocardiography in cirrhotic cardiomyopathy

摘要: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不可逆转的结局,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全球性疾病.肝硬化性心肌结构和功能损伤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收缩力下降,尤其在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刺激试验下更为明显,并有左心室室壁增厚伴舒张功能障碍.这一心血管系统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特殊异常状态被称为肝硬化性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1].早在1953年,Kowalski等[2]就已发现,肝硬化患者存在静息性心动过速、肢体远端温暖、脉压差增大、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等高血流动力循环的表现.由于其发病隐匿,肝硬化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又以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所占比例最高,故临床医师并未对肝硬化性心肌病给予过多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报道肝硬化患者在肝移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和外科经腔静脉分流术术中因心力衰竭而死亡.上述严重临床并发症使得肝硬化所导致的心脏功能异常逐步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随着肝移植病例的不断增加,已经确定CCM所导致的心力衰竭是排异反应和感染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3].近年来有报道认为CCM可能是发生腹水和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大手术或肝移植术后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4].因此,早期检出肝硬化所导致的外周循环障碍和心脏功能异常对肝硬化患者后期更为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更多
作者: 苗俊旺 [1] 尹立雪 [2]
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年22卷3期 263-265页 ISTICPKUCSCD
栏目名称: 综述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3.03.026
发布时间: 2013-05-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