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们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回顾我们所走过的历程。五年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总会领导下,在全国广大呼吸科医生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第四届呼吸病学分会所取得的成绩 1.为了使学术交流更有成效、更有特色,同时为了调动更多呼吸病专家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参与此项工作,我们进一步调整并扩大了学组组成。各个专业学组召开不同形式的学术会议,以此指导、带动、促进学科发展,活跃学术气氛,提高专业水平。使得我们对结节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肺纤维化(IPF),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国内哮喘科研、教育管理深入、广泛发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睡眠呼吸障碍医疗科研全面深入开展,呼吸衰竭和呼吸支持技术也得以迅速发展。 2.1998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改为月刊,大家出色地完成了改刊任务,刊物容量增加了1倍,稿件积压现象明显减少,刊出率从10%增加至16%(1999年)。去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影响因素为0.757,在全国医学期刊中列第2位,在质量评比中获第2名,并得到中国科协1999年度高科技学术期刊资助奖。 3.制定重要呼吸病诊治规范(或指南)对全国呼吸内科临床工作有指导作用,包括:(1) 支气管哮喘;(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 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6)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规范;(7) 结节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标准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呼吸专业的学术发展,提高了广大呼吸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4.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指导下,1996年7月底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开始活动,继北京市之后,上海、沈阳、广州等地青年呼吸学者纷纷效仿北京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为中青年医生交流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青年一代的成长。 5.积极组织参与国际性学术活动,开始把我国呼吸病专业学术水平向国外同行介绍,以期走向国际学术舞台,交流我国呼吸专业的成绩,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自我水平。 在2000年10月南京举办的第六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上,选举并产生了第五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新一届委员决心向老一代委员学习,接好这个班,将学会工作搞得更为出色。 二、第五届呼吸病学分会的工作计划 1.调整和健全各专业学组,在健全呼吸系肿瘤与呼吸内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和呼吸系感染学组的基础上,拟新建立呼吸危重症与临床呼吸生理、睡眠呼吸障碍、肺间质疾病(包括结节病)、肺血管病与肺栓塞学组,通过专业学组带动和推动全国的学术活动使之更有生气和更有成效。 2.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大协作,力争完成几个大项目的研究,力争搞清我国某些常见呼吸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我国国人肺功能正常值,通过开展大协作,对某些疾病开展全国性多中心防治研究。 3.积极参予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科研协作项目,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4.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共同继续办好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尽可能多刊登一些有关临床研究的论著,密切与广大读者的联系,进一步扩大杂志的影响。 5.对现有制订的常见病防治指南进一步修订和推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大家团结一致,以严谨的作风和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意识使学会办得更加朝气蓬勃,以崭新的精神和风貌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32
- 被引1
- 下载17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