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各种肺内、肺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进而引起急性呼吸衰竭,以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腔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肺水肿及透明膜的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影像学上表现为双肺渗出性病变.ALI与ARDS是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ARDS是其最严重的阶段.自1967年Ashbaugh等[1]首先描述并提出ARDS,40多年过去了,虽然ARDS治疗策略不断改进和更新,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并没有显著改善.对1994-2006年国际上正式发表的72个ARDS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11 426例ALI/ARDS患者的病死率为43%[2].目前ALI/ARD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也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进一步探索ALI/ARDS的发病机制对其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ALI/ARDS的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57
- 被引67
- 下载142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