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囊性纤维化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刺激下,腺体和杯状细胞产生、分泌过多的黏液,参与了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的发病,并与其临床转归密切相关.文献报道了气道黏液高分泌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2-4],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死于气道黏液高分泌导致的气道阻塞或窒息,因此深入探索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明确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对确立基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祛痰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4].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哮喘学组有关专家组成的共识撰写专家组,参照相关指南与共识,特别是近年来发表的涉及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重要文献,制定本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00
- 被引137
- 下载788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