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IL-3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Serum IL-32 change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摘要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较高的国家,随着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的实施,感染人数较之前明显减少,但1 ~59岁的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仍有7.18%[1].迄今,HBV引起肝损伤,尤其是引起肝衰竭的确切免疫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白细胞介素(IL)-32是Kim等[2]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IL-18诱导高表达基因时意外合成的,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但其在HBV引起肝衰竭中的作用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HBV相关肝衰竭患者的血清IL-32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肝衰竭中的重要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92
- 被引4
- 下载5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