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病因.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3.6%~6%[1],其中破裂率为1%~2%[1].SAH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脑梗死和脑积水等多种病理性改变,病死率高达25% ~ 60%,首次出血后的患者如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3周内将有40%的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的死残率高达80%[2].目前通行的做法是根据患者Hunt-Hess分级来判断患者预后以及是否行手术治疗.而近期欧洲卒中组织关于动脉瘤和SAH的管理指南建议应用动脉瘤性SAH(aSAH)入院时的预后评分,即PAASH分级(prognosis on admission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评估预后[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8例手术治疗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更多
作者: 黄充 [1] 李志强 [1]
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33卷1期 54-56页 ISTICPKUCSCD
栏目名称: 脑血管病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7.01.014
发布时间: 2017-03-30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