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例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Carotid stiffness and its correlation factors in 1202 middle-aged and old people
目的研究自然人群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亚临床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参照ARIC方案于2002年10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城乡居民1202人进行高分辨率B型超声颈动脉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的内径和硬度(包括紧张度、扩张度和僵硬度),比较性别、年龄和部位之间的差异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硬度指标在各年龄段之间(小于55岁、55~64岁和大于65岁)差异有显著性(P<0.01);(2)男女性别间比较,在>65岁年龄段(老年人群)近端双侧和远端左侧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在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窦部,仅在<55岁年龄段(中年人群)右侧动脉扩张性、僵硬度和左侧动脉紧张度在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3)不同测量部位间比较:窦部的动脉扩张性和动脉紧张度明显小于近端和远端(P<0.01);僵硬度则明显大于近端和远端(P<0.01);(4)相关分析发现:双侧颈总动脉远端僵硬度与血压、内中膜厚度、年龄、体重指数、血糖、女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指标存在部位和性别差异,并与年龄、血压水平、内中膜厚度、血糖、体重指数及血脂明显相关.防治的重点应是降低血压、血糖,控制体重和调脂治疗.
更多- 浏览:174
- 被引:22
- 下载:5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