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黄斑形态功能评估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随着黄斑区形态、功能检查手段不断丰富,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后效果评估也愈加全面。光相干断层扫描用于 IMH 手术后视网膜分层结构细微变化观察、黄斑中心凹位置以及视网膜体积测量,发现外界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锥体外节尖端等外层视网膜结构的连续性以及黄斑中心凹位置和视网膜体积变化与手术后视力及视敏度改善有一定相关性。眼底自身荧光(FAF)强弱除了可直观反映裂孔闭合状态外,也与视功能密切相关。FAF 呈强荧光患眼较正常荧光或弱荧光患眼手术后视力、外层视网膜连续性均差。自适应光学激光扫描检眼镜能够分辨个体视锥细胞异常,由此得到的中心凹中央处暗区像素与总体像素比值这一锥细胞丢失指数可以作为衡量锥细胞丢失水平的客观标准。锥细胞丢失指数越高,手术后视力、视敏度越差。深入了解 IMH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黄斑形态、功能改变及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对 IMH 愈合状态的认识,促进 IMH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技术进步。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774.1
栏目名称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5.04.028
发布时间 2015-08-28
  • 浏览390
  • 下载441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年4期

408-411,412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