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患者,61岁。于1997年1月始右臀部肿胀、疼痛伴发热、体温38℃,当地就诊为右臀部脓肿,予消炎、止痛等处理,右臀部肿胀、疼痛加重,持续高温39℃,于1997年3月18日转我院骨科治疗。查体:T39℃P90次/分R22次/分BP110/70mmHg,右臀部肿胀、压痛明显,范围约12×5厘米、波动感不明显;血常规示:Hb11.6g/dlWBC2.4万/ulN83.5%Ly14.5%血沉109毫米/小时;B超示右臀部70×40×30毫米液性暗区,边界不清晰,内可见气体回声,表距约35毫米。入院二天后行切开引流术,术后体温一直在38℃左右,每日创面冲洗,于术后第三天创面冲洗出大便样物体伴有异常气味。本科会诊后,追问病史,患者于16年前在上海某医院因子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无外伤史。考虑迟发放射性直肠炎并发直肠瘘。肛门指诊:距肛缘5~6厘米直肠右侧壁可触及一约1.0×1.5×2.0厘米的瘘口,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直肠下端轻度狭窄。经右侧臀部瘘口注射碘油后CT造影示:造影剂经右臀大肌瘘道向内延伸达子宫腔内,部分造影剂进入直肠腔内,宫颈体积增大,内示不均一密度,盆腔内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脓液细菌培养报告:大肠埃希氏菌、D群肠球菌,血培养阴性。术前准备,于1997年3月27日行横结肠造瘘、臀部瘘道搔爬,术后二十天痊愈出院。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32
- 被引1
- 下载2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