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临床与内镜检查分析
Clinical gastric stump lesion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doscopic features of remnant stomach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1984年4月至2008年10月检出的1195例残胃患者按毕Ⅰ式和毕Ⅱ式进行分组,对其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发生率高达98.08%,毕Ⅱ式术后残胃及吻合口炎(90.77%)、胆汁反流(71.59%)、残胃原发癌(4.55%)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毕Ⅰ式(51.15%、34.48%、1.72%),P<0.01,残胃及吻合口溃疡发生率则是毕Ⅰ式(28.45%)明显高于毕Ⅱ式(16.73%),P<0.01,其余残胃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毕Ⅱ式较毕Ⅰ式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近年来,残胃病变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定期复查内镜及病理是防治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癌的重要措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88
- 被引9
- 下载5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