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妇女生育间隔时间(IPI)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再生育妇女孕前咨询及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按期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妊娠经产妇2711例,并依IPI的时间长度(月数)分为<24、24~48、>48~72、>72~96和>96个月共5个组别,同时以每种妊娠不良结局为是否发生为二分类因变量,分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不同IPI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结果 2711名孕妇,年龄<28岁占34.78%,≥35岁占12.03%;孕次≥5次占9.44%,3~4次占58.24%,≤2次占32.31%;农业户口占49.98%,外地流动人口占36.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年龄、孕次、户口、户籍等混杂因素后,IPI<24个月组发生胎膜早破及早产的风险比IPI 24~48月组有增高(早破OR=2.30,95%CI为1.39~3.78,早产OR=2.41,95%CI为1.45~3.98);IPI>96个月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风险较IPI 24~48月增高(GDM OR=2.58,95%CI为1.60~4.17);IPI<24月组发生低体重儿的风险较IPI 24~48月组增高(OR=5.26,95%CI为1.71~16.19);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 IPI长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较短的IPI增加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风险;较长的IPI会增加GDM发生风险;为再生育妇女孕前咨询以及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03
- 被引3
- 下载5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