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缺乳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在围生期对产后缺乳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9月产妇212例,根据产后是否缺乳,分为缺乳组与正常组.比较产妇泌乳量与血常规、凝血功能、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每日摄入量、产次、年龄、BMI等的差异.结果 缺乳组产妇BMI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乳组产妇产前血红蛋白(Hgb)、日均摄入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产妇泌乳量低于平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BMI指数、分娩方式、产程长短、产前贫血程度及产后饮食摄入情况均可能影响产后泌乳,因此应在整个孕期、围生期对产妇制定个性化合理防治方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0
- 被引3
- 下载9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