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从五脏痹的心痹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心脏损害诊治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死因包括心血管疾病(CVD)、肺间质纤维化等[1],其中,合并CV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2-3].类风湿关节炎(RA)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痛风"范畴,古代医家根据病情特点,有"骨痹""鹤膝风""鼓槌风"等描述.古代医家多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腠理不固,风寒湿热趁虚而入,导致经络不通,气血受阻,运行不畅而成.而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及脏腑,可出现脏腑痹的证候.《素问·痹论篇》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明确指出心痹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正虚感邪,邪滞经脉,内舍于心.心痹者,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短气等,严重者有水肿、憋气、不得平卧等,与现代医学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心血管损害的临床表现相类似[4].RA合并心脏损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病常因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情志不遂、感受外邪如风、寒、湿之邪而致的脏腑亏损,从而营卫失和,气血不畅,湿热、痰瘀互阻,内生之湿痰瘀与外袭之风寒湿热相搏结,内舍于心,使心脉瘀痹,导致心痹.本病主要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四脏关系密切.《医宗必读》曰:"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心痹的治疗应以益气活血、标本兼施为总则[5].而在心痹病程中,常因其原发病RA可见风湿痹阻、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等证,宜与行痹、痛痹、热痹、着痹等痹病相互参照而进行治疗.

更多
广告
栏目名称
发布时间 2021-06-21
基金项目
  • 浏览41
  • 下载25
浙江临床医学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